2018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省上下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吉林考察和在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推進高質量發展,深入推進“三個五”戰略,加快中東西“三大板塊”建設,啟動實施“一主、六雙”產業空間布局,繼續打好“三大攻堅戰”,緊緊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下大力氣改善營商環境,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工作,著力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經濟運行穩中有進,質量效益穩中優化,社會事業穩步發展,人民生活穩中提質,決勝全面小康社會取得新的重大進展,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邁出新的堅實步伐。
一、綜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15074.6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4.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160.75億元,增長2.0%;第二產業增加值6410.85億元,增長4.0%;第三產業增加值7503.02億元,增長5.5%。按常住人口計算,全省全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55611元(按年平均匯率折合8404美元),比上年增長5.0%。三次產業的結構比例為7.7:42.5:49.8,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3.9%、44.8%和51.3%。
圖12014—2018年地區生產總值及其增長速度
圖22014—2018年三次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
全年全省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為102.1(以上年為100,下同),比上年上漲2.1%。其中,城市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為102.0,上漲2.0%;農村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為102.3,上漲2.3%。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指數為103.7,上漲3.7%;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為102.8,上漲2.8%;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指數為103.5,上漲3.5%;固定資產投資價格指數為104.6,上漲4.6%。
表12018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
上年=100
指標
全省
城市
農村
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
102.1
102.0
102.3
食品煙酒
101.4
101.6
100.7
其中:糧食
101.1
100.9
101.3
衣著
102.5
102.3
103.0
居住
102.1
101.6
103.3
生活用品及服務
102.3
102.4
102.1
交通和通信
100.8
100.3
102.1
教育文化和娛樂
102.3
102.2
102.5
醫療保健
105.3
105.9
104.1
其他用品和服務
100.7
100.4
101.5
全年全省完成地方級財政收入1240.84億元,比上年增長2.5%。其中,完成稅收收入891.71億元,增長4.4%。全年完成地方財政支出3789.59億元,增長1.7%。其中,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634.10億元,增長15.1%;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281.22元,增長0.7%;節能環保支出120.79億元,增長4.9%;教育支出513.82億元,增長1.1%;住房保障支出124.43億元,下降2.8%;農林水事務支出537.55億元,增長3.1%。
二、農業[3]
全年全省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204.80億元,比上年增長2.0%。其中,實現農業增加值598.16億元,增長3.2%;林業增加值44.56億元,下降8.4%;牧業增加值494.08億元,增長2.5%;漁業增加值23.91億元,下降4.2%;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44.09億元,增長2.0%。
全年糧食種植面積560.00萬公頃,比上年增加5.61萬公頃。其中,稻谷83.97萬公頃,增加1.89萬公頃;玉米種植面積423.15萬公頃,增加6.75萬公頃;豆類種植面積34.35萬公頃,增加1.46萬公頃。油料種植面積28.08萬公頃,減少12.79萬公頃。
全年糧食總產量3633.00萬噸。其中,玉米產量2799.88萬噸,單產6616.80公斤/公頃;水稻產量646.32萬噸,單產7696.96公斤/公頃。
圖32014—2018年糧食總產量
全年全省豬、牛、羊、禽肉類總產量251.70萬噸。其中,豬肉產量126.99萬噸;牛肉產量40.66萬噸;羊肉產量4.62萬噸;禽肉產量79.43萬噸。禽蛋產量117.11萬噸。生牛奶產量38.83萬噸。年末生豬存欄870.40萬頭;全年生豬出欄1570.42萬頭。 1/8 1 2 3 4 5 6 下一頁 尾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