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2月19日)
一九八四年,我省各族人民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共吉林省委、省人民政府的領導下,進一步貫徹執行對內搞活經濟,對外實行開放的方針,加快了經濟體制改革的步伐,給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帶來了新的生機和活力,各項事業出現了更好的形勢。社會生產繼續以較高的速度增長,全省社會總產值為356.4億元,比上年增長15.O%,其中,工農業總產值(按一九八0年不變價格計算,下同)為276.9億元,比上年增長14.3%。國民收入為147.3億元,比上年增長12.1%,人均國民收入為642元,比上年增長11.4%。工農業總產值、國民收入、財政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糧食油料作物產量、大牲畜存欄、造林面積以及2 O多種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已提前達到“六五”計劃規定的一九八五年指標。在生產發展的基礎上,城鄉市場更加繁榮,人民生活繼續得到改善,文教衛生和科研事業有了新的發展?偟目,我省國民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都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績。但與全國總的形勢比較,我省在調整產業結構,加速技術改造,對內搞活、對外開放,大力發展集體經濟,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等方面,步子邁得還不夠大,需要進一步努力。
一、農 業
通過貫徹一九八四年中央一號文件精神,農村經濟改革更加深入,農業生產責任制不斷完善,各種專業戶、經濟聯合體大批涌現。廣大農民勤勞致富的積極性進一步提高,努力改善生產條件,推廣應用科學技術,在自然災害比較嚴重的情況下,農業繼續穩步增產。一九八四年,全省農業總產值為89.4億元,比上年增長16.0%(扣除村及村以下辦工業產值為8O.2億元,比上年增長1O.O%)。在農業總產值中,作物栽培業為63.1億元,增長9.3%;林業為3.6億元,增長16.7%;牧業為9.3億元,增長12.8%;漁業為O.3億元,增長19.8%;副業為13.1億元,增長68.3%。
種植業有了進一步發展。在糧食作物面積減少的情況下,全省 糧食總產量仍達到了1,634.5萬噸,超額22.9%完成年計劃,比上年增長1O.6%,再創歷史最高水平。經濟作物中油料,麻類、烤煙產量增長顯著;甜菜由于播種面積減少,產量比上年有所下降。種植業內部的作物布局還不夠合理,糧食作物中玉米的種植面積過大。
主要農產品產量如下:
一九八四年 一九八四年比一九八三年增長%
糧 食 1,6 3 4.5萬噸 10.6
其中:水 稻 190.8萬噸 26.2
玉 米 1,1 0 3.8萬噸 17.3
高 梁 9 9.0萬噸 -6.3
大 豆 8 1.0萬噸 -7.9
油 料 5 9.8萬噸 52.4
其中:葵花籽 5 3.8萬噸 58.2
麻 類 1 9.8萬擔 42.6
甜 菜 6 8.0萬噸 -28.5
烤 煙 3 4.1萬擔 54.4
園 參 83 4.2萬斤 26.9
造林取得可喜成就。全年造林面積為451.3萬畝,比歷史最高的一九八三年增長15.5%。由于放寬政策,一年來退耕還林57.2萬畝。專業戶和個人造林占秋季造林總而積的80%。
畜牧業生產中大牲畜年末頭數有較大幅度增長,特別是養牛發展較快。羊肉、牛奶產量明顯增加。在整個農業生產結構中,畜牧業還比較簿弱。
主要畜產品產量和牲畜頭數如下:
一九八四年 一九八四年比一
九八三年增長%
豬、牛,羊肉 26.2萬噸 -O.4
豬肉 25.3萬噸 -O.3
牛肉 O.6萬噸 -3O.4 1/7 1 2 3 4 5 6 下一頁 尾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