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和持續加大的經濟下行壓力,全區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按照自治區黨委的部署和要求,聚焦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做好“六穩”工作,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各項工作。自治區國民經濟平穩運行,主要指標保持在合理區間,轉型升級扎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新進展,發展質效不斷提升。
一、綜合
初步核算,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3597.11億元,比上年增長6.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781.75億元,增長5.3%;第二產業增加值4795.50億元,增長3.7%;第三產業增加值7019.86億元,增長8.1%。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為13.1%,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35.3%,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51.6%。人均地區生產總值54280元,比上年增長4.5%。
年末全區常住人口2523.22萬人,比上年末增加36.46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308.79萬人,占總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1.87%,比上年末提高0.96個百分點。全年出生人口20.54萬人,出生率8.14‰;死亡人口11.23萬人,死亡率為4.45‰;自然增長率為3.69‰。
全年城鎮新增就業48.09萬人,城鎮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4.91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3.14%。全年轉移就業農村富余勞動力286萬人。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CPI)比上年上漲1.9%。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下降1.5%。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與上年持平。固定資產投資價格上漲2.8%。農產品生產者價格上漲2.6%。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新成效。煤炭去產能144萬噸,關停30萬千瓦以下煤電機組59.65萬千瓦。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積1219.94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6.5%。其中,商品住宅待售面積458.93萬平方米,下降18.9%。放管服改革深入推進,營商環境不斷改善。全區市場主體總數達到186.3萬戶,同比增長26.0%。其中,私營企業36.2萬戶、個體工商戶143.3萬戶,分別增長18.6%和28.1%。全區涉企服務性收費項目由上年24項縮減至2019年的13項,縮減幅度達45.8%。全年新增減稅降費262.9億元。全區社保降費為企業減少社保繳費負擔62.17億元。
新動能持續發力。全年全區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7.8%;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6.9%,增速分別高于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1和2.2個百分點。全年全區水、風、光等清潔能源發電量同比增長14.8%,增速高于發電量3.8個百分點,清潔能源發電量占發電量的比重為22.9%,比上年提高0.7個百分點。全年疆內企業通過網上(第三方平臺)銷售實現零售額202.0億元,比上年增長26.5%;新疆本地消費者通過(第三方平臺)網購實現零售額990.1億元,增長35.9%,占新疆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29.5%。
脫貧攻堅成效顯著。全年全區64.57萬貧困人口脫貧、976個貧困村退出、12個貧困縣摘帽,貧困發生率降至1.24%。年末全區未脫貧人口16.58萬人。全區投入財政扶貧資金375.67億元,比上年增長12.33%。
二、農業
全年糧食種植面積3305.42萬畝,比上年下降0.7%。其中,小麥種植面積1592.39萬畝,增長2.9%;玉米種植面積1495.80萬畝,下降3.5%。棉花種植面積3810.75萬畝,增長2.0%。油料種植面積327.91萬畝,下降2.5%。甜菜種植面積89.86萬畝,增長4.7%。
全年糧食產量1527.07萬噸,比上年增加22.84萬噸,增產1.5%。其中,夏糧產量579.28萬噸,增產0.9%;秋糧產量947.79萬噸,增產1.6%。谷物產量中,小麥產量576.03萬噸,增產0.7%;玉米產量858.37萬噸,增產3.7%。
全年棉花產量500.2萬噸,減產2.1%。油料產量66.41萬噸,減產1.8%。甜菜產量445.33萬噸,增產4.9%。
全年特色林果產量1729.44萬噸,比上年增產7.8%。其中,園林水果產量1118.72萬噸,增產5.6%;堅果產量124.69萬噸,增產16.7%;果用瓜產量486.03萬噸,增產10.8%。
全年豬牛羊禽肉產量160.6萬噸,比上年增長2.2%。其中,羊肉產量60.32萬噸,增長1.6%;牛肉產量44.52萬噸,增長6.1%;豬肉產量37.62萬噸,下降1.3%;禽肉產量18.14萬噸,增長13.4%。禽蛋產量40.46萬噸,增長8.6%。牛奶產量204.42萬噸,增長4.9%。牛羊豬存欄4940.01萬頭,比上年下降0.3%;牛羊豬出欄4512.83萬頭,增長1.2%。
全年水產養殖面積114.29千公頃,下降5.1%。水產品產量16.67萬噸,比上年下降4.4%。其中,養殖水產品產量15.20萬噸,下降5.2%;捕撈水產品產量1.47萬噸,增長5.0%。
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2855.61萬千瓦,比上年增長5.6%。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84.89%,機耕率97.45%,機播率93.38%,機收率59.64%。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3861.66億元,比上年增長4.5%。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7%。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增長4.0%,股份制企業增長3.5%,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5.5%,私營企業增長3.0%。分工業門類看,采礦業增長8.0%,制造業增長1.2%,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0.7%。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長1.1%,重工業增長5.1%。
全年十個主要行業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5.0%;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0.8%;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增長0.4%;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下降0.7%;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增長13.2%;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下降7.1%;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6.0%;開采專業及輔助性活動增長40.0%;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8.4%;紡織業增長1.7%。
1/4 1 2 3 4 下一頁 尾頁 |